想问问经历过居家办公的朋友们,相比于在公司上班,你的效率会更高吗?
这个问题我采访了身边不少朋友,效率降低的占大多数。
为什么?按理说,没有了早起和令人精疲力尽的通勤,省下来的时间不仅能应付工作,说不定还能留出学习提升的时间。
但只有真正经历过的,才知道什么叫被现实打脸。
每天一睁眼就是工作,还没干多少活就到了饭点,自己做饭费劲不说,完了还要洗碗收拾场子,一圈忙活下来好不容易可以开始工作了,这时候居然有点困...
那摸个鱼缓解一下,转眼离下班不到两小时,但是工作的截止日期就是今天,那只能主动延长工作时间了,等做完整个人已经精疲力尽了。
躺在床上想:啥时候才能回公司上班啊!(暴风哭泣
根据小编最近的亲身总结,居家办公之所以这么“两面派”,主要是因为:
第一,工作和生活界限模糊。睁眼工作,闭眼睡觉,有的人甚至把工作搬到了床上。这你能抵得住诱惑嘛?很容易干着干着就睡过去了!
第二,干扰因素多,很容易分心。且不说家里的诱惑太多,宠物、游戏、电视剧、零食等等,随便一样都是杀时间利器。有的人还要边工作边带娃/做家务/做饭/抢菜,导致工作任务只能被动延后,也没干啥又是加班的一天;
第三,工作缺乏计划,沟通困难。居家办公很容易开启拖延模式,今天不想干了那就明天再说吧,而且远程办公很容易遇到沟通问题,比如你说的对方不明白,你有急事找她却怎么都找不见人...导致要比在公司的时候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。
虽然居家办公很容易产生惰性,但也有持续高效的自律达人,只需要改变一些你的行为模式,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?
建立办公仪式感很多人不理解,居家办公为什么要花力气去营造仪式感,真的有这个时间直接去工作不好吗?
这是因为,仪式感是大脑的强化剂,能帮助我们更快进入工作状态。
正常上班的时候,从起床到通勤,这一系列的外界流程,会迫使我们进入工作节奏,而居家办公正是缺失了这一环,导致很多人坐在电脑前一上午,还迟迟没法进入状态。
但仪式感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的,由此产生的沉没成本效应会促进你更投入。
李松蔚当年刚从大学辞职的时候,早上睡到十点半才起床,因为担心搞废自己,于是不管去不去学校上班,他都要在每天八点半穿上正装,坐到楼下的咖啡厅去开始一天的生活。
准时起床,穿戴整齐的仪式感能把你快速拉回日常上班的节奏里,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找些能帮助你进入办公状态的事情,比如沏一杯咖啡/茶,定一个上班闹钟等等。
记得下班也要为自己设立一个仪式感,比如我就会合上电脑,伸个懒腰,来宣告自己今天打工结束。
严格区别工作的时间和空间先说时间。
在家上班很容易懒散的一个原因,是作息不规律,早上打个卡,回笼觉睡到十一二点起来吃完午饭才工作是很多人的常态。
这样不仅会导致工作沟通困难,同事找你的时候你在睡觉,你工作的时候别人已经下班了,影响工作效率,等你真正返岗的时候,也会因为作息调不过来经历一个痛苦的适应期。
再说空间。
大脑会在潜意识里对不同区域进行区分,当你在休息区域办公的时候,就会本能的分散注意力,延长偷懒的时间,时间久了还会对颈椎腰椎产生损害。所以最好能清理无关杂物,打造出一块专属的工作空间。
而且这块工作空间最好是安静的、不被打扰的,能够让你持续专注。
不然家人突然进来给你递个水果、小孩跑过来要你陪他玩...都会打断你的思路,可能一个good idea就会就此溜走。
唤醒自驱力某种程度上来说,居家办公会让我们从“被管理”变成“自驱动”的状态,这就导致很多人会不适应,出现拖延和抗拒工作的情绪。
比如我现在没状态,一会再工作吧;
这篇文章不会写啊,明天再说吧;
我现在就是不想干了,一堆事好烦...
但最后,加班赶进度只会让我们情绪更糟。出现这种情况,你需要及时唤醒自己的自驱力。
最好的办法,就是动起来。
好状态不是等出来的,是做出来的。你在做的过程中慢慢集中自己的注意力,越投入,越会有“感觉”。
除此之外,调整工作方法也很重要。
学会制定处理事情的优先级,紧急且重要的先处理,紧急但不重要的排第二,不紧急但重要的最后处理,你可以在自己的to do list里根据这三个优先级来调整自己的任务计划,这样你会发现一下有条理了不少。
在此基础上,你可以把需要他人协助的工作安排同步给小伙伴,减缓响应不及时的焦虑感。
除了上述的三点以外,工作时间永远让别人找得到自己,及时响应,是工作最基本的责任心,居家的时候尤其如此。
如果你有其他能让效率upupup的小妙招,欢迎你在评论区在线分享️